

4月4日,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、“欧元之父”罗伯特?蒙代尔因病在其位于意大利的家中去世,享年88岁。
━━━━━
受聘三峡大学
为师生作专场学术报告
2006年10月11日 ,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、欧元之父、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?蒙代尔教授受聘为三峡大学名誉教授,并为3000多名专家、学者、企业家和师生作精彩报告。

蒙代尔教授在演讲中说,中国经济虽然起点低,但是增长速度快,一系列数据图表显示,现在中国的制造能力仅次于美、日、德三国。他预言,2010年中国制造能力肯定超越德国,2030年中国经济和货币力量将超越日本,到206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欧洲,中国与美国将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,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。他介绍说,他在中国建立了诺贝尔论坛、展览馆以及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学校,并获得了中国的“绿卡”。

12日上午,罗伯特?蒙代尔教授与我校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座谈交流,并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。




━━━━━
获诺贝尔经济学奖
为欧元诞生奠定基础
1999年,诺贝尔经济学奖被授予罗伯特?蒙代尔,以表彰他对“不同汇率体制下货币与财政政策及最优货币区域分析”所做出的贡献,其理论也成为欧元理论的基础,最终促使欧元出台,因此蒙代尔被誉为“欧元之父”。
1961年,蒙代尔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职。从1974年起,蒙代尔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。 在1989年,蒙代尔被麦吉尔大学任命为经济学教授。在20世纪70年代,他的研究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基础,并因此获得了199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。他曾担任联合国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银行、欧盟委员会、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、美国财政部、加拿大政府以及其他国家的经学顾问。

据报道,他的主要学术贡献有: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;推动欧元的发展;帮助开展供给侧经济学;研究历史上金本位制度在不同时代的运作;成功预测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;蒙代尔-弗莱明模型;蒙代尔-托宾效应。 他的研究使传统的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理论得到了改造,并且其各国可以有共同货币的研究思想最终促使了欧元的诞生。 从2001年开始,蒙代尔长期占据哥伦比亚大学的最高学术排名。

▲1999年,蒙代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
蒙代尔去世的消息也牵动着众多中国网友的心。#欧元之父蒙代尔去世#一度登上微博热搜。有网友对大师的离世表示深深的惋惜:欧元之父走了……这一生太多的贡献了,最优货币区、三元悖论、M-F模型……
惜巨星陨落,愿一路走好!
来源 | 湖北日报 新京报
编审 | 吴言军
